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浅谈国画的继承与发展


    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有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王维、赵佶、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
    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冠中、李可染、黄胄……
    这些大师的成功,除了他们天赋的条件外,最重要是他们继承了前人的绘画传统,又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大师们作品是宝贵的财富,更是后辈习画者的经典教材。
    我们怎样学习和继承这些大师的传统、技巧、风格、特色,使我们的国画跨进更加辉煌的时代呢?
    齐白石大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学我的画,可以找到一条安身立命的生路,但只追求形似,不创新发展,则是死路一条。因为齐老的虾、小鸡、草虫……已经精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你很难超越。我们学习其他大师的画也是这个道理。
    许多书画家,为了圆自己的大师梦,在绘画的道路上兢兢业业,刻苦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在画界也有一股浮躁之风甚嚣尘上。
    有些大师的后代,虽也标名立腕儿,或招徒授课,但一味程式化的去模仿先人的画法,不去实践和创新,因此,很难再创先人的辉煌。虽然,他们的画也能卖出好的价钱,但有很大成分是在吃先人的老本,人们买画也是出于对前大师的尊敬和崇拜,待到余威耗尽,也就销声匿迹了。
    也有些所谓的后学,或后学的后学,借先师的名号到处招摇。在书画市场或交流空间,未见其画,先道其名号的画家比比皆是。什么嫡孙、外孙、传人、后学,还有的在为牌子正不正,根纯不纯,是嫡出还是庶出,吵得不可开交。
    祖上无光可沾,也入不了大师之门的一些画家,也有些人太热衷于虚名。有的花重金买来什么国际x协的名号来欺世。有点自知之明的,还标上“国际”二字,有的干脆去掉这两个字,让购画者误以为他们也是国货。进入网络空间绘画群,更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什么著名画家、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xx第一人……比比皆是!齐白石大师苦学数十载,年近花甲才成名,而网络时代,一夜即可成名,真快!
    近一两年,网上各种比赛,评选活动也此起彼伏,如火如荼,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看谁评选称号响之势。许多书画家都不断接到各式各样的评选邀请函。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利用某些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把评奖,评选名称逐步升级到亮眼动心的程度。什么全国最佳品牌,全国最具影响力,人民最满意艺术家……铺天盖地。
    试问,假如有一天,你花了钱,请了许多亲戚朋友为你投票,你被评为全国人民最满意的大艺术家、全国或世界或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艺术家、全国或全世界前十名的大艺术家;假如你花钱在某某学会把润格评定为10万一平尺……你说大家信吗?你自己信吗?你敢拿出来炫耀吗?
    其实网络的评选,都是某些网络在炒作自己,提高自己的点击率,顺便捞一笔钱!
    书画是高档艺术品,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真正有修养,有水平,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大多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沉稳内敛,他们的声望,是世人公认的,绝没有靠拉票拉出来的!
    要成为真正的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植根于社会,植根于人民,植根于自然,让自己的艺术浸润时代的色彩和气息,赏心悦目,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的孤芳自赏。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
    评价绘画艺术品,要从思想意境、绘画技巧和个性风格等方面综合把握,作为视觉艺术,最重要的是美,是作品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好的作品必须是美的!相信,一些被吹捧得神乎其神的丑画,将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书画家是不是有水平,最重要的是看作品,而不是凭名号。2015年8月某全国画展组织者带了个好头儿,大胆提出,“不看名号看玩意儿”,在筛选中,有数名知名画协画家的作品被刷下,一些名不见经传画家的优秀作品,也有机会登上了大雅之堂。
    过去凭一块牌子就卖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的事比比皆是,但随着书画市场的整顿和人们审美情趣逐步理性和正常,有些牌子很大,但质量太差的作品,无人问津了。如果有些人没有长远的目光,还像过去那样,只重牌子,不看作品,花大价钱收藏许多名家丑画,不但升不了值,还很有可能成为垃圾,血本无归!
    继承就要学习,在绘画方面,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求学,二是拜师,三是自学
    求学,可以得到全面系统的培养,成为学院派的正统画家;拜师,可以直接学习某一风格流派,成为这一流派的传人;自学,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流派或画种,购买或搜集这方面的学习资料,通过临摹,揣摩,内化,成为有风格的画家。
    绘画,是一门高技艺高智商的劳动,无论选择何种形式,都要有毅力、智慧和悟性,没有多年的苦功和修炼,很难有大的成就。
    那么,怎样创新呢?我认为,创新的基础是实践。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绘画的临摹,只能学习和借鉴前人的手法和技艺;要创新,就必须实践。画家要走出画室,美术生要走出教室,去了解和感受社会,拥抱自然,亲近民众,感受风情,这样,才能获得生动鲜活的创作源泉,激发无尽的创作灵感和火花。真正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好作品,都浸润着时代或自然的气息。
    关起门,机械地模仿前人的技法,你画出的东西肯定是刻板的,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有句话叫“真正的高手在民间”,是有道理的。
    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互相学习,要时刻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抵制书画界的浮躁之风,脚踏实地,为张扬个性丰采,为促进书画事业的繁荣而努力!也希望书画界涌现更多的大师级画家!(2017发表于«常青藤»杂志)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