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写生中的物象共性应用 …………宋代范中立云“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指出了以自然为师的重要性。南北朝谢赫在其“六法”中,把“应物象形”作为一法,所以传统中国画一直很重视写生。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念,来自于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既承认艺术创造源于客观世界,尊重客观物象、物理、物态的典型特征,又十分重视画家的主观创造作用。虽然花鸟画所表现的客观对象包罗万象、千姿百态,高度的提炼概括与对物像特征的强化,使中国画的造型观念自成体系,并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从而形成了中国画建立在意象造型观念基础之上的特殊造型方法。在中国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是“写生”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宾虹则将师古人和师造化结合起来。写生对于学画者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不同的画家眼中亦或不同,面对活生生的对象,经过主观处理,运用“写”的手法,把认识到的观察到的物象表现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仅要表现物象的客观现象,更要表现对物象传神达意。在写生的过程中,如何在纷繁杂乱的自然物象中找到物象的特点与物象神韵所在,是写生的主要目的。不同的物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自然中的物象经历了四季轮回与风霜雪雨的洗礼,呈现出与自身原生态结构不同的特性,这种不同的特性点,既是此物象的自然变化特点与精神所在。写生就是要找到这种物象特性,再通过对物象的提炼概括,放大物象特性,从而达到‘’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写生目的。 对景写生既是面对物像进行写生,首先对物像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找到此物像的特点所在,研究其生长规律和生理特征,以及受自然影响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特点。对景写生就是要把物像中最具个性,最富于变化的形态提炼出来,集中体现在写生创作中。在不具备对景写生的情况下,观察物像也是画家经常采用的写生方法,通过观察找到物像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共性认知与个性认知是画家观察默记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中国花鸟画在漫长的承变过程中对造型的把握,形成了特有的共性化造型规律并成为中国画造型的手段。共性化造型观念来自于对客观物象结构的共性与个性的区分,重视的是物象本质的归类。在强化物象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对常态结构的提炼,强调客观的真实与主观意像的结合,揭示客观物象的普遍规律,体现物像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有别于本质共性的个性特点,对物像的写生表现本质共性,张扬物像个性特点。达到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提炼。创作的写生物像神韵远远超出真实物像的本质。集中表现物像中能够代表此物像特点、个性、神韵的特征。在意象造型观、共性化造型观念下,对其的表现要以分类找出共性,以点带面,运用共性与个性比较的方法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南朝宗炳曰;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共性化的造型观念即是通过对客观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以应目会心为基础,将其归类,总结出规律,并类之成巧,找出共性。通过对共性的强化使之规律化,则使生活物象中类似结构的造型比生活中的物象更集中,更典型、更概括、更理想化。以单片叶为例,葫芦叶、丝瓜叶等以及各类单片叶,他们大小不同,外围边缘不同,但其结构大致相同,则皆可归属于一类。单株植物的共性,单株植物因其是同一种物像,其生理结构是共性的,不同的是其叶片正侧翻转的变化,因自然外来原因引起的变化,比如风蚀、残破、虫咬等,这些都是与本物像共性相对的个性化特点,画家表现几片叶子时,因其共性化的造型特点,使其造型依据物象共性找出与共性的不同点即个性特点加以表现。再以花卉为例,花卉中牡丹、荷花、菊花等碗状包心类植物,其共性是碗状与包心,不同的是它们的花瓣各不相同,花瓣或圆薄或坚挺。在分类中,皆可归属于共性化造型的范畴。个性是同类物像中的具有独立形态的特征,或残缺或卷曲或经风霜或历雨雪所展现的与本质物像不同的个性特点。画家在表现属于共性化范畴的物象形态时,把握的是其大的结构特征与规律,并将其根据物态的共性化特征分别归类,具体的差别只是在强弱与粗细、形状的大小上。对于共性的认知是习画者应当具备的常识,运用共性规律进行写生以及创作会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诚然,写生的过程就是一个自然物象与自我审美表现的过程,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技法训练与综合修养、思想认知是必不可分的,写生就是通过对物象的理解和把握,提炼与概括,找到物像特点与神韵所在,基于传统的基本规律,要将理论思考和写生实践相结合,以对物象把握与结构规律统一认识为目的,希望为现代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2017年夏于京华 秦少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