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门前的左边,我阿婆种有一片郁郁葱葱的芭蕉林。 芭蕉林里每天鸟语花香,蕉叶底下常常倒挂着一块手掌大的“黑布”,我们把它叫飞鼠(蝙蝠)。我用竹竿袭击飞鼠,把蕉叶打得稀里吧烂,蕉叶落满了地。 芭蕉林里常有两三支成熟的芭蕉被鸟啄食。每隔几天,阿婆派我钻到蕉林里寻找成熟的芭蕉。发现了成熟芭蕉,我马上飞奔回家报告阿婆。阿婆带上我和一把草钩刀,去砍芭蕉根。阿婆总是选出两只又肥又熟的芭蕉赏给我,而小鸟啄食过的芭蕉阿婆用草钩刀简单削去一点就自己吃了。 收割好的芭蕉,我和阿婆抬回家,放在缸里再塞进枯稻草。几天后一股浓浓的芭蕉味满屋飘香。 阿婆没念过书。不会乘法口诀,只懂一些简单个位数的加、减。赶集日,阿婆拿芭蕉上街卖,不懂用称进行计算。只能用左手按着五支芭蕉就是一毛钱,右手接着又按住另外的五支芭蕉又一毛,左、右手的芭蕉共十支,就是两毛钱。照此方法,阿婆把所有的芭蕉都摸了一遍就得到总钱数。有蕉子上市,阿婆选在星期天的早上同我一起出发。几个摊贩子认得阿婆,总讲好话讨阿婆欢心,把芭蕉买下来,拿到自己的摊位进行零售赚钱。每次我听到摊贩子讲好话迷惑阿婆,我就在旁边用眼睛瞪着他们。收了钱,阿婆带上我高高兴兴往饭堂(饭店)走去。阿婆买一碗汤粉,粗粗的陶瓷大碗,周围没有图案,颜色淡暗古朴,我喜欢这种粗糙的大陶瓷碗。阿婆笑呵呵的看着我吃。我和阿婆来到供销社(百货商场)。供销社里面的柜台高高的,里面分三层木板隔着,每一层都有儿童服装。叠得很整齐,有好多种颜色。只是都没有图案。服装上面有张卡片。写着“儿童背心”。卡片上第三行标有75公分或80公分之类的。中间一行标有0.85元或0.90元等。我和阿婆都不知道75公分是什么意思,阿婆叫那人拿出一件给我试。买了背心,阿婆叠得很整齐,放进缆收拾(挂包)里面,牵着像小狗一样瘦小的我来到菜市场。阿婆总指着咸菜摊上的咸鱼、头菜、黑豆鼓问我爱吃什么?黑豆鼓,闻起来好香。但煮熟了,吃时却有点苦味。比不上阿婆自己酿的黄豆酱好吃。我特别喜欢咸鱼。每每到赶集,阿婆在头发涂上一点槎油,样子挺精神。穿着宽阔的衫,几颗布扎成的纽扣,还有灰褐色的裤子。也是宽宽的,直到脚跟。阿婆的衫和裤子没有图案。不管春夏秋冬,阿婆的穿着都是一样的款式和颜色。 小学三年级的一个下午,满天乌云,片刻下起倾盆大雨,黑蒙蒙的。我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窗外有个头戴斗笠的人在晃动,显得天色更昏暗。是我阿婆来了。从霎那的闪电光,清楚地看出阿婆身上穿着,披着一块旧得发黄的塑料胶纸。阿婆看着我,样子关切而着急的在说着什么······窗外的雨声霹雳啪啦响,加上同学们的哄笑,大家都听不清楚阿婆在讲些啥。我不敢走过去跟阿婆讲话。良久,阿婆消失在雨中······ 学校建在街市最热闹的地方,很宽阔,四周没有围墙,赶集的人可以随时进入我们的校园。每当窗外有特别多的人走动,搬大米的,挑水果的,扛稻谷的,这一天就是赶集圩日。七日一圩,这天每节下课,我都会跑到操场去看一下。阿婆来赶集会坐在石板上等我,她很少到教室找我。 每天上学,我都要抄走近路,过一段高低不平的田埂,再过一条河又走一些弯弯曲曲的田埂才到学校。阿婆对我最不放心的就是那条河。平时会有人在河里淘沙,水不算深,但是河里有淘过沙的暗炕,阿婆担心我掉下暗炕。下雨天,河水涨了,阿婆担心我被河水冲走······。阿婆总叮嘱我不要过河,绕个大圈过大桥去学校。 阿婆离开我们二十年了,可是我忘不了阿婆慈祥的笑容,干瘦佝偻的身躯,短短的头发。 为了生活,我远离家乡,与阿婆的坟墓相隔万水千山······,却常常梦见我的阿婆,跟她讲了好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