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真迹App的图片
画 家曲胜利多作山水,执艺多年,画风也在潜移默化。相比其前作,现在的画作中他更多用色彩,彩墨之间的变化更加突出,山石的纹理皴法亦不像昔日那样写实。以前画面中常见的大路也渐被石阶、木桥取而代之。反之,画面中凉亭、扁舟、云雾等意象开始出现,所以观其近作,文人气息更加浓郁,流露出一股虚静恬淡之美。如庄子曰:“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来自真迹App的图片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自古就有“尚静”的哲学基础,这也时常体现在他们的艺术追求中。现代学者徐复观先生在其力著《中国艺术精神》中更是将此一主张进行了极为深刻的阐释。他认为,庄子所言的“心斋”,就是养虚静之心;艺者以虚静之心接物,才能进行彻底地审美观照。细观曲胜利的画作,山水间多写房屋、草亭,使画面中流出一丝人间烟火之气,而不至于冷清凄凉;但却极少有人或者动物出现,似乎生怕人和动物打破此中静谧。有时房屋墙壁、山棱上的几笔设色,也会使整个画面愈加恬淡温暖。曲胜利有时亦借山水虚静之美寄情、言志、畅怀,创作文人山水画。在这些画作中,山、水、石、树均由水墨勾勒点染而成,
来自真迹App的图片
构 图更加简洁,对于留白部分的处理也更加自由灵活。实有东坡所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之意。清代恽寿平在《南田论画》中也指出:“川濑氤氲之气,林岚苍翠之色,正须澄怀观道,静以求之,若徒索于毫末问者,离矣!”,这里的“静以求之”就是以虚静的心态进行审美观照和艺术创作。曲胜利的山水画中,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这种虚静恬淡的气息越发明显,也许正得益于他对于自身学问和艺术修为的长期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