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在生命线条上不断求索

    在生命线条上不断求索
    牟敦迎
     
    钟繇云,“书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孙过庭进一步强调:“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无一不是书者寄托思想感情、释放情绪的有效载体。那些成为千古名作的经典作品,虽然历经若干年代,作者在创作时的强烈的个人情感仍然震撼着每一个朝代以至今天的我们。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功用,不是每一件书法作品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在书法艺术看来,这样的水准是经典、是标杆、是一种理想。每一位想在书法上有所建树或者爱好者,都会把这种情景作为一种追求的最高目标。
    追求需要路径。起步应当是临帖,只有那些少数的天才可以不进行学习古典作品而能够无师自通一步登天。可惜我不是。
    我们家虽然不是书香门第,但是我却从小非常喜爱书法,更准确的说是喜爱写字。因为我的钢笔字写得好,班主任老师经常给我布置抄写黑板报的任务;而语文老师经常要我刻写钢板蜡纸,印制讲义。所以我的写字,在初高中的同学们当中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我的初高中年代,还是文革时期,很少有字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购买到了《大楷字帖》,我如获至宝,整日练习。凭着这几下子,在春节期间,提上墨汁奔波在乡亲各家之间写春联,以至把这个活计延续到了今天的五十多岁。
    大学期间,我和有共同爱好的同学在班级里共同推动了学习书法的小小热潮。交流书法心得,举办班级的书展。雅兴进一步提高。工作之后的业余时间,对书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开始全面进取。
    楷书是功底,我全力以赴。欧柳颜赵以至今天的魏楷;行书起步于《麓山寺碑》。宋四家写意书风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对苏字,我不仅佩服苏东坡的为人、为文,更喜欢他的书作。那种雍容大气、凝重扑厚的文人气质,让人流连忘返、爱不释手。元朝书坛萎靡一时,缺少震撼性的作品,我没有涉猎太多;明朝的王铎是标志性的人物,具有反传统的奇崛性格,在书法史上是一位不可多得人物,我喜欢他作品的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的雄浑气势。我对他的行草书多有临习。当然,我还看重清末的书风,是这个时期一改中国书坛二王一统天下的格局,把北碑推上中国书法的前沿,自此,方笔取妍出现在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中,堪称中国书坛的一次深刻革命。从清朝返回去吧,还是回到魏晋。魏晋的士人们不以立德、立功、立言而得名,也不以“名节”而自许,仅仅靠飘逸俊朗而声名远播。他们一个个宽衣轻裘缓带,以口吐玄言,品评人物,重尚清谈为时尚。这样的士人精神把王羲之父子的书法推向了前无古人的高峰,那种飘逸潇洒的神韵透视出了哪个朝代的基本精神追求。孙过庭告诫:书法还要旁通大篆、小篆,融贯汉隶,参酌章草,吸取飞白。看来我还有许多东西没有触及,不急,还有时间。
    书法是线条的组合。线条是载体,表情泄意是目的,人的感情是内容。这个感情当然是书写者书写时的感情。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因此,要想写出好字,就要有高尚的人格、丰富的学问、完善的审美标准。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已成为我的习惯。《四大传记》、《史记》、《老舍文集》、《余秋雨文集》等都列在了我的读书目录。同时,对历代的书法理论也多有涉猎。对《书谱》的细致精研,对《书法有法》情有独钟,对《书法美学》多次品读,以期获得更多。
    书法,线条艺术。我在前半生多少打下了一点基础;后半生应当不遗余力的拼搏。看来需要终生在这生命的线条上不断求索。(2010.7.27)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