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禅意.雅韵 一张玉华焦墨山水画

            所谓焦墨;是指墨加水后根据浓淡色阶可分“五墨七彩”。五墨者:焦浓重淡轻,即;焦墨,浓墨,重墨,淡墨,轻墨。用焦墨绘画古之有之,单一色彩的绘画均与焦墨绘画相近。作为中国画元素的焦墨,在绘画中起到提醒和界定的作用。近现代,经过几代画人的努力,发展成了中国绘画领域里的一个分支。

    图片

    来自真迹App的图片



            焦墨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应从明末清初的程邃,黄宾虹到现代的张仃。程邃与黄宾虹仅局限于小幅作品及册页的绘制。张仃先生结合写生,补充完善了焦墨山水绘画的诸多表现手法,使焦墨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绘画形式。在当下,焦墨山水画已进入多元的中国绘画领域,并形成了跟风式的发展态势。


    图片

    来自真迹App的图片




           我们一贯主张“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师法自然,师法造化”。写生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家的必修课。张仃热爱大自然,崇尚写生,并通过写生汲取营养,通过写生在大自然中寻找表现手法上的突破,通过写生开拓前人尚没有涉足的艺术领域。张仃的作品中,洋溢着他通过对大自然写生获得的大量信息。因此张仃的绘画艺术,变更了传统山水中的某些不变的程式,创立了新的审美意识,推动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图片

    来自真迹App的图片



           如果说张仃先生是焦墨王国里的黑老虎,那么张玉华先生就是焦墨山水画领域驰骋多年的一匹黑马,张玉华先生早年师从齐白石先生的门生,现为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巍先生,学习齐派花鸟画。这期间张玉华先生从对写意花鸟画的学习和感悟,充分领会了花鸟画用笔用线的严格和洗练。80年代初张玉华先生又拜师黄秋实先生(吉林省画院院长),学习没骨山水和大写意山水。黄先生创立了大写意没骨山水,其作品墨色淋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不愧为当代山水画领域里的一位巨匠。张玉华先生通过学习,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尤其是水墨相互作用下的神奇变化,加之黄先生在驾驭笔墨时的潇洒和豪放,无不深深感染着这位莘莘学子。这期间张玉华勤学苦练,在原本不太宽裕的条件下坚持揣摩学习,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

    图片

    来自真迹App的图片



          张玉华先生在总结焦墨绘画时曾反复强调;焦墨山水画绘画的难度较大;少了水墨相互作用泗开后的特殊效果,没了色彩的修饰和点缀作用。十八般功夫全靠毛笔在纸上的灵活运用,例如;勾,勒,皴,擦,点,颤,战,按等等墨是限定死了的焦墨。而极大程度的发挥了毛笔的作用。 黄宾虹曾说:“善画者,筑基于笔,建勋于墨” “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从笔出”。笔墨技巧;即用笔方法。中国画的用线有着独特的审美要求;讲究功力,象征意义和具有雕琢感。如;“屋漏痕,折釵股,吴带当风,金刚杵”等等。用笔是中国画的特色,精华所在。其技巧非常丰富;如;“提按,折转,虚实,滑涩,顿,戳,揉”等等。笔锋的运用;“中锋,侧锋,顺锋,逆锋”。这些用笔方法,都是古人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概括的提炼和总结。没有笔墨就没有传统的中国画。在处理事物关系中,笔墨语言是至高无上的。一切关系都是通过笔与墨的变化来传递和塑造物象的信息。线条的抑扬顿挫,缓留疾徐和用墨的浓淡干湿,焦宿破积,一方面实现物象实体相交接的综合与抽象。另一方面也是对生命内质的概括,既守住了物象质的特征,又使物象特质能服从于笔墨造型,从而准确的体现出创作者的气质,实现艺术的真实功能”。


    张玉华先生通过不断对比学习前人的画论和优秀作品,借鉴他们的创作经验,从中获得许多的启发。他认为;焦墨山水是水墨山水画的特殊绘画形式,它遵守水墨山水画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的用笔用墨方法,符合其普遍的审美标准。最关键的是它还有自己别开生面之处,具有独一无二的视觉特征和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延续了传统山水画的许多优秀特质,而且还融合了新的内容,能营造出更独特高深的意境。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